大阅兵无疑是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展示军队良好形象和强大战斗力的最佳时机。作为解放军历史最悠久的军种,曾被众多军事发烧友称为“地表最强”的中国陆军实盘杠杆配资,同样是这次9.3大阅兵中的焦点,会向世人展现出改革重塑之后中国陆军的四大新能力。
一看精确打击的“智能化作战”能力
信息化条件下,陆军虽然依旧靠火力猛著称,但现在的火力却比过去多了双“眼睛”。随着各种地面武器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近年来,各种精确打击武器和精确制导弹药陆续装备解放军陆军,99A式重型坦克、96A\B式中型坦克、11式105毫米轮式突击炮、04A式履带步兵战车、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等信息化程度很高、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装备都有过展示,在本次9.3阅兵中我们依旧看到了这些所谓老装备的新风采。不仅如此,我们还惊喜的看到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更高的新型主战坦克、无人战车、“外骨骼机器人”等新质作战力量装备。
特别是配备了提供实时360度战场全景视野的增强现实头显、四面阵雷达,激光武器、105毫米无人炮塔和混合动力系统的新一代中型坦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陆军的装甲装备水平已经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宣称,中国陆军新型坦克的智能化作战水平已经领先全球。
二看空地一体的“立体化作战”能力
当代陆军都是长了“翅膀”的陆军。自1986年10月3日,解放军开始筹建陆军航空兵部队以来,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Z-10武装直升机、Z-20多用途直升机等新式直升机服役,使得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对地攻击能力和机动能力大幅提升。近几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陆军部队也开始装备大量无人机用于侦察、火力引导、甚至是反直升机作战任务,著名的ASN系列无人机更是阅兵场上的常客。直升机和无人机在陆军中的广泛采用,标志着解放军陆军的已经形成了“空地一体”的立体作战能力,在本次阅兵中会得到全方位展示。
我们已经实现了让陆军飞起来的伟大梦想,正在建设世界一流陆军的征程中昂首阔步,奋勇向前。
三看全域攻防的“多能化作战”能力
“加快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实现“全域攻防,多能作战”是中国陆军发展的重点,这也必然反映在装备的巨大变化上。此次阅兵,陆军“全域攻防,多能作战”的建设成果也得到了集中体现。大阅兵的陆上作战集群中,不仅有坦克、自行火炮等传统的陆战武器,还将看到以“猛士”为底盘改装的各种多用途突击车,山猫全地形车等适合城市、山地作战的各类装备,以及由红旗9型地空导弹系统、红旗16A/B、红旗17地空导弹、09式自行高炮、红旗6弹炮导弹发射车和跟踪高炮车等多型号防空装备,全方位展现陆军履行多种任务的能力。全域作战能力不仅仅包括各种陆域环境作战,还包括低空域、电磁域等全方位作战能力,因此本次阅兵陆军作战及作战装备也不仅仅局限于陆上作战模块,在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等相关方阵中,也有大量陆军装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无人作战模块将是本次阅兵的一大亮点。陆军展示了多款无人机和无人战车,这些装备能够执行侦察、打击、后勤支援等多种任务,大大提升了陆军的作战效能和灵活性。特别是被称为“钢铁狼群”的四足智能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地形中为步兵开路,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地面无人作战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反无人装备如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和电子干扰系统也纷纷亮相,这些装备能够有效应对敌方无人机威胁。
四看适时联动的“体系化作战”能力
阅兵场上的陆军装备方阵让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是让我们视觉震撼的“钢铁洪流”,看不见的却是深藏在这些铁甲装备内部的“硅基风暴”。随着陆军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今日的中国陆军不仅拥有了强大的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在战场态势感知、平台适时联动和联合火力打击的体系化作战能力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这一点从受阅士兵的智能化头盔上就可以得到印证,头盔上的智能降噪耳机不仅能过滤发动机噪音,还可根据声纹识别关键指令。整个受阅区域实现了5G专网全覆盖更是进一步表明,中国陆军已经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将各类平台和士兵连接成整体实盘杠杆配资,具备了“信息主导、全域机动、智能协同”的体系化作战能力。93阅兵清晰地表明,中国陆军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赖数量和规模的“大陆军”,而是正在蜕变为一支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现代化体系作战力量。
辉煌优配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