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苏轼的一生以VR互动的形式徐徐铺展开来,不虚此行!”10月6日中秋节,陈先生祖孙三代一家四口在虹口区和平书院以一场《遇见东坡》沉浸式VR大空间探索体验,为这个节日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虚实交织的空间里,和苏东坡共赏一轮明月。
由PICO联合上海图书馆、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共同开发制作的《遇见东坡》自今年上海书展期间启动上海首展以来,已接待近2000人次参与体验。国庆长假期间,项目不仅迎来本地市民参观高峰,还有不少外地乃至外国游客特意选择来到和平书院,体验传统文化与高科技交织的魅力。
国庆长假,《遇见东坡》迎来参观高峰。
同在虹口区,北外滩友邦大剧院10月7日至9日将迎来音乐剧《大江东去》上海首演,剧目以苏轼被贬黄州的生命轨迹为叙事核心,运用写意白描手法与多媒体投影技术,构建出“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诗意空间。
音乐剧《大江东去》国庆期间迎来上海首演。
“东坡浓度”拉满,不仅为申城带来一席宋代美学文化盛宴,也为长假期间市民游客文化消费体验提供更多沉浸式选择。
跟苏东坡一起“我欲乘风归去”
“如果苏东坡在他自己的人生最后一站能够戴上头显,回顾一生走过的路、到过的重要之处,他会怎么想呢?”体验过《遇见东坡》,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方笑一对“超然对月”一幕印象尤深,“跟着苏东坡一起‘我欲乘风归去’,俯瞰人间大地,既可以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文化和科技震撼,又能从中学到宋代文学和历史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遇见东坡”根据上海图书馆制作“雪泥鸿爪”VR数字展项改编,正式投入运营的“遇见东坡”项目分为八个场景——雪泥鸿爪、西湖疏影、超然对月、乌台诗案、东坡问耕、赤壁夜游、雷海归舟、天涯此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更多XR互动环节及道具、陈设装饰,以苏轼的生平游踪为线索,融合经典古诗词、国风写意风格场景、北宋文人真实生活细节,打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遇见东坡》场景
在VR场景中,观众可以陪伴苏东坡面对超然台上的中秋圆月,体会《水调歌头》里的孤独豁达;一起穿越黄州的清风竹林,品读《定风波》中的随遇而安;同船观赏赤壁的滔滔江水,感受《念奴娇》的光明磊落。苏轼的名篇佳作不再只是躺在书本里的文字,而是与现代观众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
项目支持4人同组体验,陈先生一家四人同时“踏上旅途”,半个小时后摘下头显,祖孙三代还沉浸在剧情里。“高科技加持,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苏轼,不仅是课本里高高在上的大诗人,也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寻常人。”陈先生感慨,“中秋节,我们全家能和苏东坡一起过,特别有意义。”
中秋节,超然台上与苏东坡共赏一轮明月。
文旅商体展融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和平书院艺术馆,“遇见东坡”设计了“导赏课+导览手册+VR大空间体验”三重模式供参观者自由选择。国庆长假第一天,参加“踏花访贤苏东坡”研学营的孩子们在这里度过收获满满的一天。导赏课堂里,很多孩子争先恐后发言,有人说,VR里的诗词都会背,有人说,超然台升起来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飞起来了!
参加研学营的孩子们
“开展前,我们预计小观众更多,实际上各个年龄段都有,年轻群体也很有热情。”“遇见东坡”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比起小观众在观展时感受到直观的视觉冲击和体验,有点阅历的成年人会对故事主题更有共鸣,外国游客则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遇见东坡》吸引不同群体参观者
除了VR体验,展览还同步推出以东坡文化为灵感的系列文创产品,趣味十足的“东坡肉”冰箱贴将文学与生活巧妙相连,尤其受到参观者欢迎。“跟着东坡去旅行——美食地图”展览墙吸引观众驻足,多枚特意设计的印章让集章爱好者大呼过瘾。
以东坡文化为灵感的系列文创产品受到参观者欢迎。
包含24小时开放阅读空间的和平书院是上海首个城市公园阅读集群,今年8月入围有“图书馆界奥斯卡”之称的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2025年度最佳公共图书馆奖,总评分位列全球第二。“遇见东坡”项目与城市公园深度链接,成为文旅商体展融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案例。
除了VR体验,国庆长假期间,还有一台东坡主题音乐剧《大江东去》等待与观众相会。作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继《只此青绿》后的又一传统文化创新实践,《大江东去》通过25首原创歌曲与多层次舞台空间的巧妙调度,生动展现苏轼从仕途低谷到精神涅槃的蜕变历程。人气演员张新成、宗俊涛的加盟,让该剧一开票就受到观众欢迎。
音乐剧《大江东去》
从和平书院到北外滩友邦大剧院股市如何配资炒股,这条“东坡路线”,串起上海秋天满满的文化获得感。
辉煌优配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